《10以内的连加》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0以内的连加》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0以内的连加》教学反思1本课的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连加,本课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用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中的10以内的连加。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10以内加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学习连加法,加深学生对加法的理解与应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连加法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向右进行计算,为后面要学习的10以内的连减及10以内混合运算做好铺垫。本课的重难点分别是掌握正确的连加的运算顺序,正确列算式计算。
一、自我评价本堂课我为学生设置了一个完整的情节,小猫钓鱼。让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学习知识,旨在防止学生长时间学习的枯燥感同时也为较为乏味的数学知识增添一些趣味。这一安排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在本课的各环节的设计中我是这样想的,首先是检复的部分,在这一环节中我为学生准备了两道与授新部分紧密相关的看图列式计算。分别为2+3和5+1,在复习看图列算式的同时,也为学生在授新部分的计算打下基础。这一过程起到了我预期中的效果。接下来是授新部分,在这一环节中按照情节发展,我要求同学们帮助小猫算一算小猫一家钓了几条鱼。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适当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思想教育。在列算式的时 ……此处隐藏1586个字……程中达到新的认识高度;最后通过课件进行游戏性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10以内的连加》教学反思4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及算法,初步认识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知道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我主要采用小故事的形式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
1.要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可以算是一堂计算课的教学,相对来说算理与算法比较简单,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因此为了减少课堂的枯燥性,并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应该设计一定的操作练习,可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或者画圈等方法,自己探索出整个过程和结果,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而我的教学设计中却忽视了这点,缺少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课堂显得有点死板。
2.注意问题呈现形式的多样性。
对于本课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情境,我都用了动画的形式进行呈现,虽然这样能让学生清楚的明白意思,可是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多方面发展,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向,并且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图片的理解能力,同时,单一的问题呈现形式,也使得课堂稍显乏味,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惫,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设计,尽量避免问题呈现的单一性,并且要尽可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3.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
通过这堂课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在语言上的不足之处,课堂语言有点多、有点碎,同时评价性的语言较少,不能及时恰当的给予学生评价,要知道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积极的课堂评价能有效的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加强语言训练,加强与学生的语言沟通,并且多采用有效的课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