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只是数学》读后感

时间:2023-05-03 18:27:18
《我不只是数学》读后感

《我不只是数学》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不只是数学》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不只是数学》读后感1

读华应龙老师的《我不只是数学》,华老师对每个环节的设计、处理都会让自己有“别有洞天”的新奇感。

读作“五份之三”意义何为?

“”这个分数该怎么读呢?华应龙老师范读这个分数并在黑板上写下“五份之三”。读到这里,我感到很是惊奇,“五分之三”、“五份之三”是有意为之?还是笔误?读着读着感叹于华老师对“份”的设计,更有助于学生在最初学习分数时理解分数的含义,表示平均分了5份,选了3份,意在突出平均分了5份。华老师下课前擦去“份”字单人旁的一幕,读作:五分之三。感叹华老师的用心。正如书中所言:“分”产生了“份”,没有“平均分”,就没有相等的每一份,没有“份”也就没有整体--部分、部分--部分等各种关系。读完“课后明辨”和“名家点评”时越发觉得华老师对“份”的设计意图妙不可言!

差错的魅力也“妙不可言”

课例《解决“连乘”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我们常常以寻找条件,分析思路去突破教学的中重、难点,由于是借班上课,孩子的.基础知识较差,在教学工程中,学生“频频”出错,如:计算问题、书写格式、小括号作用不明白的问题、得数后面不写单位.....华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理 ……此处隐藏414个字……“不怕丢脸”。全场都笑了,华老师接过话头说:“董诚,听了你的介绍,我想到了爱迪生上小学时成绩就不好。”这是一个女生憋不住了,不高兴的说:“您这不是打击我们成绩好的人吗?”同学们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华老师问那个女孩:“你怎么就说我打击你了呢?”“您说爱迪生上学时成绩不好是否意味着成绩好的人,将来就没有前途呢?”同学们笑得更欢了,掌声更响了。课到尾声,在解决怎么不用圆规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的问题时,成绩不算太好的董诚说:“我觉得可以先确定圆心画一个很小的圆,然后一米一米地扩大一直扩大到比较合适的地方,然后用油漆把它画下来就好了。”华老师情不自禁的夸奖:“创造,创造!我想你将来会像爱迪生那样去创造,大家看她多棒!华老师教了二十多年书,还没见过哪个孩子像他这样想到先画个小圆,然后一点儿一点儿往外扩大的,真是佩服!来,给他掌声!”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古人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意思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很棒!当然,原来成绩好的人一样可以做的很棒。”大家会心地笑了,不少学生明白了华老师的意思,回头看那个女生。《道德经》中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中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等等等等,这些经典名句在华老师的课堂上总能信手拈来。

书中的每个环节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华老师这些鲜活的课例独具匠心,新意扑面,其中还有人生规则的渗透,有哲学故事的分享,有科学文化、电影片段、神话传说等等。华应龙老师把人文生活、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以及他自己领悟的东西都化点为面,把每一节课都划到学生的精神生命成长中。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愿意继续仰之慕之!学习之!

《《我不只是数学》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