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魅力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话的魅力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刘墉,华人作家、画家,文学作品多以心灵鸡汤的温度给人以启蒙。《说话的魅力》是刘墉老师的众多作品之一,也是他关于说话技巧的四本著作的合集,包括《把话说到心窝里①》《把话说到心窝里②》《教你幽默到心田》《说话的魅力——你不可不知的沟通技巧》。读《说话的魅力》这本书,就像是熟悉而亲切的长辈,用自己多年的经历、感悟告诉我们如何恰当的进行语言表达,徐徐道来,不温不火,朴实中肯,恰到好处。
这本书并没有抽象解读说话的艺术,而是用举例的形式,举了无数具体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好好说话。这些案例中,有一部分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比如自己亲人、朋友的言论;有一部分是历史典故,比如苏东坡与佛印一起饮酒的对话;还有一部分是编写的故事,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应用语言技巧,而设置一些语言场景来说明问题。读起来通俗易懂,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背景的读者都能接受。
比如,在介绍说话要抓住要点时,作者讲了这么个例子:有个职员汇报工作,"老板!老板!不好了,工厂把东西全弄错了、装反了,幸亏我过去,及早发现,告诉他们,已经全改好了,送到客户手上,一点问题都没了。"老板听他的话,听到一半,会不会心跳加速,大喊一声"什么?怎么办?"如果换种说法," ……此处隐藏821个字……么一个"喂"字,可能影响第一印象,由于一辈子不知道说几十万次的"喂",天天都要说的"喂","喂"的好与坏,就可能影响你的一生。一个字都有这么多学问,我们每天说了多少话,每个字都这样深入考究,结合说话的环境、对象进行思考,才是真正的好好说话。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随时都是考验、随时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细节决定成败,说话的语气、语态、语速都会影响说话的效果,说不定精心准备的一次见面、一次谈判、一场演讲,就败在这些不易察觉的细节上。
读完这书才觉察到,自己曾经在说话上犯过那么多错,而因为说错话而错过的机会,就更加无从计算了。可幸的是,在不断的挫败中我终于有机会认识那些错误,并得到学习和提升。曾经,给领导做一份讲稿PPT,初稿发给领导检阅时,领导指出其中一处需要修改的格式,我不知是出于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惜,还是无知的自信,当时脱口而出"我觉得就这样还是可以",真不知当时领导听到此话的感想,大概对我的幼稚、无知、忤逆都鄙视到极点,本来PPT就是给领导做的,所有的思路和内容都应该符合领导的意见,而领导发表意见时我却表示无视,换位思考一下我当时是领导的话面对下属这样的回答,大概会不可理喻吧。所以结果呢?印象中后来再没有给领导做过PPT了,估计对我的印象都打了折扣吧。看了刘墉老师 的《说话的魅力》,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是少不经事胆大妄为呢。再也不能无所顾忌脱口而出了。
言从口出,相由心生。刘墉老师在书中讲述了很多说话的技巧和艺术,要想融会贯通,还需要自己在实践中多练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不断的自我训练,才能全面提高说话的能力,才能真正体会说话的魅力,才能实现客观意义上的好好说话。
愿大家都能"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