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1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篇来自于季羡林的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我受益非浅。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第一段讲的是德国人在爱花的民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二段讲的是作者在很多年以前看到的景象和女房东的对话;第三段讲的是作者的感想,文章中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让作者发出了感叹;最后一段讲的是许多年以后,作者又看到了德国的大街上开满了鲜花,德国人的这种品质依旧保持着。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品质,其实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助于乐人的,但仍有一小部分的人是自私自利的。
有一次,我和妈妈乘坐公交车。突然,看到一位老奶奶站着。我心想:怎么没有人给老奶奶让座位呢?我转身向奶奶走过去,莞尔一笑,说:“老奶奶,您坐我的座位吧!我站着。”老奶奶却笑着向我道谢。我对老奶奶说:“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虽然事情过去了很久,但是我的心里仍然有一个想法:我希望我老了,别人也可以为我着想,这件事情虽然很小,但却让我一直记得为他人着想。
在生活中,我也曾劝过同学要捡起自己随手丢的垃圾,在我的心里那不是垃圾,那是我们为班级着想的体现。那一次,我看到同 ……此处隐藏3494个字……这篇课文以后,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7今天,我读了季羡林爷爷写的一篇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深刻地体会到了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品质。
文章使我了解了德国人那种奇特的养花方式,把花都养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在屋里却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当你走在街上时,会看到别人的花,别人也会看到你的花。
读完这篇文章后,德国人爱花的形象使我印象深刻,但他们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品质更使我敬佩。“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对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虽然“人人为我”放在前面,但实际上“我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
德国人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小事:班级同学轮流值日,我为大家提供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其他同学也为我服务;我们建立图书角,把书捐进去,别人看了我们的书,我们也看了别人的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我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当我们为他人付出的时候,其他人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大方便。
当然,也有很多人做不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在这几年,路上有老人摔跤,没有人敢扶,只是袖手旁观当作什么也没看见,若无其事地走了过去。他们这些人不但没有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还变得更加冷漠无情。但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这个社会,需要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真正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崇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