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乌塔》读后感10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乌塔》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乌塔》读后感1最近学了《乌塔》一课后,我深有感触。
课文讲述的的是一个叫乌塔的14岁小女孩独自游历欧洲,在罗马的青年旅馆里认识了旺晓洁的故事。
小女孩乌塔对旺晓洁说:“我叫乌塔,已经14岁了。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
中国的父母一定会忍不住惊讶地问:“啊,你一个人吗?你的父母不担心你?”
我们看看乌塔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我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你一定会想,这么小的孩子独自出门旅行,旅费肯定是家人给的吧。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其实就连旅费也是乌塔自己一点一点咱的。她用了三年的时间来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子玩。
乌塔小小年纪却如此自立,反观中国的孩子,我听说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学生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但他却因为不会洗衣服、叠被子,甚至不会整理 ……此处隐藏3535个字……独立。
最近,我看了一本20xx年第24期的《读者》,上面有一篇题为“看看德国的富家子”的文章使我感动。主人公马可的父亲家产上亿,他却从不伸手要一分钱,他独自打工求学,他自信,坚强,不向困难低头,不因为家庭富裕就放弃对自己的要求和约束。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上一些挫折和苦难,我们现在奋力的读书,就是为了去克服它们,使你不要在生活中走弯路,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法,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行万里路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周密的计划,还需要独立性。而这些我一样都不具备,假如我们都像乌塔一样,那么一切困难都休想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乌塔》读后感10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一篇课文,里面讲了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就在没有父母的情况下环游世界。我想不到一个上学的孩子,就要环游世界,文中的乌塔是一个生活有经验、自理能力强、热情活泼、做事有计划、做事有主见。我非常的佩服她,他的父母都同意她这样做,还支持他。
再看看我们中国人的孩子。说到中国的孩子,我就是,我们中国的父母肯定不会让我自己去环游世界,也不会让我们出去玩。父母经常工作,长长的没时间,要不就会把我送到爷爷奶奶家里玩,要是我出一点事故爸爸妈妈会很担心很伤心。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到了宠爱,溺爱,让我没有经验。
在今天,老师让我们看到中国和日本举行的夏列营的对比。我非常的生气,我们中国的孩子太不懂事了我非常的生气。我们在走路的时候规定我们中国孩子走50千米。日本孩子走100千米正是我们中国的二倍,在走的时候中国的孩子生病了就会到帐篷里睡觉,而日本的孩子生病了还继续的走。这说明我们中国孩子很脆弱。我们应好好学习乌塔,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