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时间:2023-03-15 15:11:14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肩挑一个家》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1

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肩挑一个家》少年美德故事,我深深的被感动了。其中最最打动我的是《亮堂堂的除夕》这篇文章。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李能达的男孩,他的妈妈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生活不能自理,李能达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做早饭,中午,他把在食堂打的饭菜留出一些,带回家给妈妈解馋。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他请妈妈作指导,他亲手做了一道红烧鱼。母子俩吃完饭,李能达收拾完碗筷后,又开始忙着写起了春联……就这样,李能达和妈妈度过了一个欢乐,充满温馨的除夕之夜。

读完之后,我感到万分的惭愧。李能达他孝敬父母,妈妈身患疾病,他毅然挑起家庭的重担,不仅要自己独立生活和学习,还要照顾妈妈的生活起居;而我,爸爸妈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生活中的事从不需要我操心,自然有他们帮我,不要说是一日三餐,就是一顿早饭也没烧过;李能达他热爱学习,自觉自愿,从不需要父母的督促,而我,整天指望爸妈的督促,好像是为他们而学……

我也是家中的一员,我也应该协助爸爸妈妈一起挑起一个家。从今天起,我决定主动承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学习上自己管理自己,不让父母操心;在他们生病或劳累时,主动关心他们,不让他们烦神。我相信爱是一粒种子,施以心灵的 ……此处隐藏6416个字……变故,无人照顾他们时,他们又该如何生活呢?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比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吃完饭收拾碗筷,擦擦桌子……做到这些,你是否觉得自己也能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担子,自己也是家里不可缺少的一员。和家人分担一些劳动就有了一些美,但是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有社会美德。我们现在都还小,能做的也就是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让座,扶老人过马路,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多做一些这样的小事,社会会变的更加和谐。

我们一定要多奉献,争当美德少年。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15

看到家这个字,亲爱的读者一定会想到家是个温暖的地方。再看看肩挑一个家这五个字,读者们一定会想到爸爸,因为在一个家庭里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过,不是只有爸爸才能肩挑一个家,小孩子也可以的哦!

我说的这个小孩子就是胡继汕,胡继汕出生不就,妈妈就得了一种运动神经损伤的玻为了给妈妈看病,胡继汕家债台高筑。迫于无奈,爸爸只能出去打工,照顾妈妈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胡继汕的身上。

其中,最感人的地方是:星期六,胡继汕看了四川汶川地震后的场面惨不忍睹,他看不下去了,拿起一个袋子出去了。“孩子,拿去吧。”一个老爷爷给了胡继汕几个瓶子。胡继汕连忙说:“谢谢您,老爷爷。”

第二天,胡继汕把钱放进了投钱箱,同学们一看,“哇,三十块。”老师也非常惊讶。她对胡继汕说:“你家经济也困难,你有这份心意就行了,钱你就拿回去吧。”“不行”胡继汕坚定的说“连拾破烂的老爷爷都帮我,现在别人有难了,我怎能袖手旁观呢?”

读到这一段,我非常敬佩他,再别人有难的时候,我们就得帮助别人,在我们有困难时,别人也会帮助我们。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人间天堂。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