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读后感

时间:2023-02-19 21:42:38
怀念母亲读后感13篇

怀念母亲读后感13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怀念母亲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怀念母亲读后感1

当我读了《怀念母亲》一文后,我心潮难平,震动很大。

《怀念母亲》主要讲的是:作者季慕林上大二时,年仅四十多岁的母亲就过世了,这对作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他很怀念生身母亲,后来去外国留学,他进一步感受到了自己的孤寂和伤感,又一遍遍怀念自己的祖国母亲,从未断过。这种怀念之情,一直伴随着作者在外国留学的二十一年。

我读完这篇文章后,觉得季慕林是多么爱自己的母亲呀!“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他因为母亲的死去,伤心了一天有一天,痛哭了一天又一天,他对母亲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啊!他真是一个大孝子!

我想到了自己,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如果要我和季慕林相比,我就显得太自私了。

有一次妈妈正在网上为我购买衣服,我所有的作业都写完了,我就想玩电脑,妈妈说先让她买完衣服在玩。我不愿意,就把网页关了。妈妈没办法只好让我玩。我在玩时还想:“哈哈!你还是斗不过我。”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以前自己做的不好,以后我要向季慕林学习,热爱父母,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怀念母亲读后感2

学完了第六课《怀念母亲》,我感悟很多,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作者对两位母亲那崇高的敬意和那真挚的爱慕。

作者曾经说过:“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 ……此处隐藏5159个字……北京大学副校长。他被称为“国宝”“国学大师”“学界泰斗”。

虽然季羡林老人一生非常成就,可是他是这么说的:“三顶桂冠一摘,换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这句话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外界对自己的称号。

这篇课文,可以看出季羡林老人对生身母亲的想念。在异国他乡时,他对祖国母亲的想念异常激烈。

季羡林老人的生身母亲在40多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对母亲的逝去,季羡林老人非常痛苦,以至于饭不下咽,寝不安席……

季羡林老人一生写过众多著作,非常多是关于他母亲的作品,感人,真实……让人不禁想起自己的一些事……

怀念母亲读后感13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季羡林的母亲是伟大的,他的祖国母亲也是了不起的。

还记得他曾经这样写“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如果时光能过再回转一次,我坚信他们离别时一定会再多看彼此几眼。我为他们痛恨那场离别。

离开了生母,又远离了祖国母亲。季羡林是抱着思念在哥廷根度过了桑海桑田的日子。思念是一种病,然而在这十一年里,他早已病入膏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异乡的日子里,季羡林一定是这么想的吧。

他在《寻梦》这样写道“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到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个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 ”他对母亲的爱是从未间断过的,母亲两字早已刻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季羡林他怀念母亲;思念母亲;想念母亲。母亲就像一道曙光指引着他。

“绣枕泪痕交,团圆春梦少”读了《怀念母亲》我渴望世上相思的人团圆在一起……

《怀念母亲读后感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