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陋室铭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陋室铭读后感1今读《陋室铭》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千古绝唱,更重要的是对诗人崇高思想、品德的深层思考。
《陋室铭》全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多么优雅漂亮的文章,每次读起来都仿佛置身优雅的环境、恬静的生活,心情格外的轻松。
一般读《陋室铭》的时候都从文章的本意上去理解,比如:“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不忘记,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一种文体。作者给他的陋室作铭,就是要就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今天读此文就不单单是对诗的本意的理解,我更看重和敬佩的是诗人的品德。
诗人刘禹锡当时所处的环境之艰难,他能够如此乐观的对待,写出精辟的文章,成为传世佳作。是由他的博学才识、品德崇高所铸就的,正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写照。
刘禹锡官职曾经是监察御史,由于“永贞革新”被贬为郎州司马,后迁安徽和州通判。和州县长是个势利小人,看刘禹锡是被贬之人,就不按规定安 ……此处隐藏1503个字……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顶。遨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
周老先生的《陋室铭》虽不及刘禹锡的原作精炼有文采,但有三个特点:豁达、幽默、乐观。而这三点的背后又有他深厚的智慧与知识作为支撑,这就不是一般的苦中作乐,安身守命,而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对红尘的笑眼旁观。
其实,周有光老先生这一辈子,颇多坎坷,但他却从不悲观,总是以微笑相迎。他先遭丧女之痛,6岁女儿死于阑尾炎,抗战时又差点失去唯一的儿子。面对颇多的家庭不幸,生性豁达的他,从未被灾难压倒。在他文弱的外表后面有着常人所不及的坚毅与刚强,他与命运抗争,与恶势力较量,担着家庭与事业双重担子一路前行。
周有光老先生的《陋室铭》,是在文革期间他最困难时写成的。那时,他被赶出专家楼,全家三代挤在两间小平房里,工资只留下生活费,可是他却写下了这乐观幽默的《陋室铭》,与全家共勉。文革后一段时间,他被人有意无意地疏忽,大家替他抱不平,他就拿出《陋室铭》表明自己的心态。久而久之,《陋室铭》就成了他的长寿秘诀。
我爱百岁老人周有光的《陋室铭》,它能化解坎坷岁月带来的困惑,能拨开命运不公带来的烦恼,让人豁达、平和,从而达到平安快乐。
假如生活的乌云突然笼罩住你人生路上某个路段时,别泄气别灰心,好好读读周先生的《陋室铭》,学学他的乐观与豁达、睿智与坚强,像他那样,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物欲的疯狂,让阳光和笑声永远充满生活的每一个空间,让自己的心境明媚灿烂,活出精彩的你,一个健康长寿的你。